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在如今的农村,有越来越多的空心村,面对生活的压力,大部分农民朋友都选择了外出务工。而如今打工所赚已经成了一个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。但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,很多在外的“高龄”农民工朋友遭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。
在外地打工的农民朋友都知道,很多工厂和工地都有年龄限制,一般都不招超过40岁以上的,即使如今工厂招工难,放宽了年龄的限制,但也很少招50岁以上的。这些农民朋友在外找不到工作,但回到老家又不能靠着几块已经荒废了的土地过生活,更不用说单独养老了。
在外打工,“高龄”农民工遭遇多重压力
第一重压力: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,城市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,再加之经济环境的不景气,很多工厂面临着优胜劣汰的选择,很多没有实力的工厂都已经开始关门,这样致使劳动力的需求下降,从而使得“高龄”农民工成为最先被淘汰的一部分。
第二重压力:虽然最低工资标准年年都在提高,但实际上发到手上的有多少,只有农民朋友才知道。有些地区更是不升反降,不管工资有没有涨,但如今物价确实涨的比工资快,一个农民朋友的工资除了日常生活所用,还包括孩子读书,赡养父母等等,这样一来,一个农民工的工资要维持一个家庭开销也显得捉襟见肘。
第三重压力:很多工厂上班的时间都是每天超过12个小时,而且还要上夜班。有些工厂不景气,为了节约成本,只能从工人身上动刀子,超过12个小时后的加班甚至没有加班费,这些想必广大农民朋友都碰到过吧。这样长时间的劳动,让年纪大了的农民朋友着实吃不消,如果不做,可能面临着下岗的风险。
第三重压力:随着科技的进步,很多工作都已经半自动化或自动化,这对于没有太多文化的“高龄”农民朋友来说又是一大难题,所以在面对变化越来越快的就业市场上,这些“高龄”农民朋友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需求了。
想回家,但地已经荒废
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,农业改革也是不断深化,不仅是技术上的改革、经营方式上的改革,还有土地制度的改革让农村都有不一样的变化,虽然鼓励农民朋友回乡发展,但由于长时间在外打工,农村已经生疏了很多,想要回家种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第一:小农经济逐渐被淘汰。以前在农村,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养活一家人,但如今农业发展的方向已经朝着规模化,产业化发展,想在农业上有所建树,必须跟得上改革的脚步。
第二:存款不多,无法下手。一个农村家庭一年在外打工的收入约六万左右,除去其日常开支,小孩的教育,老人的赡养,人情得来往,盖新房所用,一年还能余下来多少呢?所以回到家即使有想法,但也只能望钱兴叹。
第三:回乡依靠少。目前农民朋友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,那就是社保参与度非常低,所以回乡后养老也是让人担忧的一方面。种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还得祈祷不能生病,生活才能勉强维持。
这是大部分“高龄”农民朋友现阶段遇到的一个问题,在外待不了,有家也难回。但农村是我们的灵魂归宿,迟早是要回去的,广大农民朋友还需改变自己当前的养老思维,单纯的依靠子女养老是不行的,同样子女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。如果有条件,广大农民朋友需要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打算,早日为回乡做好准备,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有一个祥和的晚年